今天是
正在加载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梅州茶油产业网 》资讯中心 》各地新闻
资讯中心
杜鹃花城油茶飘香
来源: 编辑:梅州油茶产业网 时间:2012/6/29 8:42:27 (阅读:3846次)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左四)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左五)视察麻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左四)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左五)视察麻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左四)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左五)视察麻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
农村新报讯 图为: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左四)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左五)视察麻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
   图为: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左四)陪同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左五)视察麻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

  图为:杨汉华局长(左一)在龟山石陂村帮农民种油茶

  图为:麻城油茶长势喜人

  图为: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麻城苗圃

  麻城市,位于我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城武汉。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6余万。麻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文脉深厚,民风纯朴,资源丰饶,景色宜人,交通便利,是著名的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是大别山中心城市和旅游门户城市,是近年来我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曾荣获“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中国花岗石之乡”等称号。

  麻城市油茶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已逐步发展成为“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麻城市林业兴市、油茶富民的一个朝阳产业。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以杜鹃花享誉中外的美丽新城麻城市,专程采访了该市林业局杨汉华局长。当记者请杨局长谈谈如何引领全市林业人迈向“林业兴市、产业富民”,走油茶发展之路时,温文尔雅的杨局长饶有兴趣地介绍全市油茶发展情况:

  年初,麻城市政府提出“五个一富民工程”:即一篮菜、一束花、一壶油、一群畜、一片土,其中一壶油指的是油茶产业。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把油茶产业提升到了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高度,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批准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这是从国家层面针对单一树种批复的专项规划。麻城市是全国100个重点示范县市之一,全省五个重点之首,并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美誉。

  油茶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受到麻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措施,使该市油茶产业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走在全省的前列,是全国油茶发展重点县,全省5个油茶发展示范县市之一。全市现有油茶面积21.7万亩,其中纯林11万亩,混交林10.7万亩。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长达80年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专家测算,与油料农作物相比,每亩油茶的产值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农户种10亩优质油茶林,稳产期后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与杉木相比,每亩优质油茶林进入稳定期后的年收益要比杉木林高出一倍左右。而油茶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应该市大面积发展,很容易形成一个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创新机制发展油茶产业。一是扎实开展工作,为产业发展搞好服务。免费为全市油茶造林提供种苗500多万株,完成造林5万亩。每年开春,组织10人工作专班,奔赴油茶造林重点乡镇,深入到山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培训林农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2011年春季遭遇50年一遇的干旱,造林困难大,但经过努力,全市仍然完成造林2万亩,栽植油茶良种嫁接苗210万株,经省林业厅冬季检查验收,成活率在8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大力繁育种苗,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近两年繁殖油茶嫁接苗800万株,满足了全市油茶造林的需要;三是积极争取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进入了全省5个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市之列,2010年还被纳入到全国100个油茶示范县市;2010年申报 “中国油茶之乡”,并获得批准;从2010年起,争取了连续5年每年1万亩以上的造林项目;争取了湖北现代林业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落户麻城,为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争取了在五脑山建立的400亩良种采穗圃、在宋埠果园场建立了200亩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使该市油茶产业发展赢在起跑线上。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茶油加工厂,开展油茶深加工,让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行逆向拉动。积极鼓励、引导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造林。2011年以绿海为首的3个专业合作社共融资300余万元,造林4300亩;全市有80个大户参与油茶造林,大户投资600余万元,造林面积达10020亩,两项造林比例占全市造林总数的71.6%。夯实基础,建立千亩油茶品种园。林业局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按照“规范配置、合理布局”要求,坚持“四清楚”(品系清楚、品种清楚、定植图清楚、界桩清楚)和“三到位”(管理人员到位、管理措施到位、档案管理到位)。典型示范,建立造林示范园。重点建立五个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推进油茶标准化造林。加大实用技术培训,为油茶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求新造林必须做到 “四一”(即栽一棵合乎规格的优质嫁接苗,浇一瓢定根水,起一个一米见方的小土墩,苗周围覆盖一把稻草)、“两无”(即保证造林地全年无杂草,无人畜为害)和“两有”(即有专人管理,有整套管理措施)。我们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造林地,看土壤墒情,督促抗旱保苗,做到“群众造林到哪里,技术服务就到哪里”。

  今年麻城市新造油茶林3万亩,改造低产林5万亩,培育良种嫁接苗600万株,其中新育一年生苗300万株,两年留床苗300万株。建设高标准造林示范园2000亩,高标准低产林改造示范园5000亩。强化油茶良种监管,培育好优质良种嫁接苗。一是定点育苗。继续加强宋埠良种场油茶育苗基地的建设,把它建设成全省育苗示范点之一。二是定点采穗。为了确保培育优良品种苗木,市油茶办将严格穗条管理。穗条主要来源为五脑山采穗圃和省林科院新洲采穗圃,主要品种为鄂油系列品种和湘林系列、长林系列品种。三是储足种子。为了确保育苗任务的完成,冬季已储藏种子三万斤以上。四是加强留床苗的管理,培育合格的两年苗。

  继续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油茶造林新模式发展。今年继续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造林的模式。该模式造林要占总造林任务的80%以上。坚持“两不三奖”:没有整地的一律不造林;没有严格管护措施的不纳入项目规划;奖励连片造林50亩以上的大户;奖励当年造林500亩以上的村;奖励当年造林8000亩以上的乡镇。

  加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在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以推广油茶优良新品种为核心,以油茶专业合作社和大户为主体,建立油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通过示范基地良种壮苗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丰产技术引导油茶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市建设高标准油茶造林示范园2000亩。建设高标准低产林改造示范园5000亩。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确保油茶产业科学推进。继续组织油茶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示范等方式,今年要培训林业技术骨干30余人和林业大户60余人,培训林农1000余人次。

  多方谋划,加大油茶资金投入。一是麻城市财政局、林业局积极申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重点县油茶造林项目,争取2012年该项目的落实;二是建立涉农单位联合机制,加强项目的合作,防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油茶建设上去。三是简化林地流转手续、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打造精品茶油品牌。限制和逐步取缔油茶小作坊式加工,集中力量扶持12家油茶加工企业,争创麻城茶油品牌,提高麻城茶油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从事油茶副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并通过"逆向拉动",推动麻城油茶产业的整体发展。严格考核。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干部岗位责任的内容进行严格考核。考核总分按100分计算,其中油茶新造林60分,油茶低产林改造40分,年度考核总分在80分以上的为合格,95分以上的为优秀。考核结果与年度"三乡三业"油茶产业的奖励挂钩。

  采访结束后,杨局长表示:麻城市林业局始终以服务大局为中心,实实在在为农业增收致富为目标,为迎接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五个麻城”,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奋斗!
  • 0

  • 0

评论 (0) | 阅读 (3846) | 收藏 (0)
我要评论
正在加载中...